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青春挺膺|探寻产业振兴密码,体悟乡村发展力量 ——长安大学“追寻航天足迹·践行强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六)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长安大学“追寻航天足迹·践行强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甘肃定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践队紧扣“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线,先后走进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香泉镇东寨村种植基地及中晟陇源农业有限公司、福景堂农业集团等企业,探寻马铃薯产业从“苦瘠甲天下”到“富民大产业”的转型密码,深刻体悟绿色农业发展与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实践队系统学习了马铃薯产业的科技赋能路径。研究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茎尖剥离脱毒技术、微型马铃薯繁育技术及原原种雾培法等核心技术,通过组培苗培育、病毒检测等现代化科研手段,直观展现了科技对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作用。正是党建引领下的技术攻关,让定西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培育出远销全国的优质品种,为绿色农业发展筑牢科技根基。


实践队深入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队走进香泉镇东寨村种植基地,连片的马铃薯藤蔓展现出特色产业的蓬勃生机。在党建引领的合作社模式带动下,农户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增产增收,田间管理的繁忙景象与规模化种植的成效,生动诠释了“小土豆”成为乡村振兴“大引擎”的实践逻辑。村民的稳定增收,印证了特色农业与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带来的民生实效,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延续。


实践队随后走访中晟陇源农业有限公司、福景堂农业集团等企业,深入了解马铃薯产业链延伸成果。在深加工环节,马铃薯经过清洗、去皮、人工分拣、高压水切片、蒸煮制泥、脱水烘干等工序,转化为淀粉、薯片、薯条等多元产品,实现价值倍增。企业通过“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既保障原料供应的绿色安全,又带动周边农户共享产业链红利,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福景堂农业集团的综合展示厅,进一步展现了龙头企业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上的示范作用,凸显了党建引领对产业融合的推动。

实践队通过众多龙头企业了解马铃薯产品制作过程


此次实践活动深刻揭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以党建为引领,将科技支撑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绿色发展理念拓宽增收路径。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崛起,既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典范,更是脱贫攻坚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凝聚成的发展合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团队合影



(供图供稿:苏睿洋 王琪 于金颐 冀啸涵 供稿审核:阚红淼)

上一条:长安大学地测学院赴陕西安康“科技惠民·防灾减灾” 暑假社会实践纪实(二) 下一条:青春挺膺|古韵漫龙井:文化根脉深,青春赋能行——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