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长安大学乡村振兴“国土资源团”赴商南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示范引领作用,7月16日至17日由地测学院、资源学院、水环学院组成的乡村振兴“国土资源团赴商南县开展党建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学术交流、实地调研和座谈研讨,助力商南县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7月17日上午,地测学院党委书记王树莹、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会涛、水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荆琳等一行15人作为国土资源团代表与商南县召开工作启动暨对接会。会议由商南县副县长王重良主持,学校挂职干部、商南县副县长马飞,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等各局局长及干部参加座谈。

国土资源团座谈会现场

马飞介绍了长安大学“组团式”党建结对共建的基本情况,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商南县“点单”、帮扶团“接单”工作机制,开展创新性帮扶工作,推动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提质增效。

“国土资源团成员单位分别作表态发言,王树莹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组团式”党建帮扶工作,此次将立足“党建+科技”双轮驱动党建模式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国土资源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扛起帮扶重任;二是发挥学科人才优势,聚焦技术赋能,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助力商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三是深化校地协同,打造产学研融合示范项目,携手共绘商南乡村振兴新篇章。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申艳军教授作《秦岭生态地质研究的若干思考》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了秦岭生态保护与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商南县实际需求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申艳军教授做专题报告

座谈会上,县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分别围绕土地矿产资源优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丹江锑污染治理等领域提出技术需求。国土资源团成员代表结合学科优势,就绿色矿山建设、应急勘灾设备支援、农村环境整治等合作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双方围绕《帮扶对接工作方案》细化合作任务,明确在地质灾害监测、尾矿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实施路径,并建立动态对接机制。

此次帮扶活动是长安大学“组团式”乡村振兴模式的又一实践。国土资源团通过“需求对接+技术输出+长效服务”机制,为商南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拓宽了学校立德树人实践平台。

合照

当日下午,地测学院与金丝峡镇党委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金丝峡镇党委书记邓凯主持集体学习观看廉政教育视频《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同上一堂党课"强化使命担当。随后,地测学院与金丝峡镇二郎庙村举行党建结对帮扶项目协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前,由地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欧阳韬带领教师代表开展实地调研,杨成生教授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村域地形地貌进行了全方位测绘,助力二郎庙村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吕艳教授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对当地文旅产业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签约现场

地测学院党委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使命担当此次商南之行,既是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实践要求的生动体现,更是高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校地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长大方案"。



供图供稿:李媛媛 审核:欧阳韬

上一条:范文教授主持出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刊" 下一条:我校地测学院张勤教授当选中国测绘学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