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学生工作,逐步形成“一心双环、六项重点、七大职责”工作构架。
![](/__local/C/64/55/D04A4289D5124C0D2CFACC8820C_6115415B_32FF0.png)
一、教育: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
0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政教育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晚点名、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事热点学习贯穿在学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__local/F/93/51/83ACA16C860C110946C38EC0642_97683F6E_DB451.png)
青春践行党的二十大主题团日活动
02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和指导会,进一步明确学生工作的特点和任务。学院领导积极开展调研和指导,分管领导直接抓督办和落实,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与成果。
![](/__local/A/DE/45/36FBB99B7EAAC5375892C3887A1_99BF3597_8A6C1.png)
邀请学工部领导指导工作
![](/__local/7/09/0B/BE99381056DEB68AAD6FDE03BFA_6D399461_CAFF2.png)
学院党政领导参与学生工作指导
![](/__local/C/58/7A/8E5684459D759B09B1FE914D301_41C56366_C618F.png)
邀请心理中心老师开展业务培训
![](/__local/8/C0/5C/0F61A9B1FF2C162EB1FDDBD62D1_DD6FEBAE_BBD61.png)
召开“我与书记面对面”主题座谈会
03 发挥党建优势,聚焦提质增效
地测学院党委现共有学生党支部26个,其中研究生党支部20个,本科生党支部6个,学生党员489人。学院地学与卫星大数据研究中心党支部作为全校唯一学生党支部,通过“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中期,本科生第八党支部通过学校样板培育支部中期验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对党员发展不同阶段学生从不同侧重点进行教育和培养,本年度共发展学生党员134人。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学习和党日活动,切实加强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党支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__local/7/73/5B/7C31A5EF395CA5FEA94B11FC602_47D90D5D_E1865.png)
严格组织召开政治理论学习
![](/__local/8/FF/CD/8D6942A74D6DA0B6A6C93DB8BEE_7D5F47FB_D9AE7.png)
学生党支部赴国测一大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__local/F/77/E3/7506193E4AFB5B6A956141C200B_12980FC3_B4652.png)
地学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党支部与山东地矿局第六地址大队座谈会
二、管理:深化管理育人改革 矢志不渝培养一流人才
01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安全稳定常抓不懈
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及时排查安全稳定风险,密切关注学生动向。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坚持“教育为主,预防在先”,重点做好教育引导与管理约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安全检查,建立了“学院-班级-宿舍”三级信息体系,形成了“辅导员+导师+学生信息员”和“群体辅导+个别指导”的教育模式。抓实落细各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对发热或因病缺勤学生的检查、记录和上报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维护基本教育管理秩序。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定期召开风险研判例会,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和研讨,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
![](/__local/E/20/87/DB44CD1EC694FE2891B58D3C376_976F72BA_2008C.png)
潘迎副书记军训下连队
![](/__local/A/E0/25/478920839193962C3F47DF7FA69_847066A3_E9138.png)
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
![](/__local/F/AD/CE/5EB5B164D730585A54E9CC62355_C019D10A_A59EB.png)
召开风险研判会
![](/__local/0/4D/F5/0A41909CE6B3282C8A92691B47E_6745BBB4_99ADD.png)
开展学生干部培训
![](/__local/9/06/E2/4739B5533248323D5CE3995D918_7A05C32A_1CCE3.png)
进行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教育
02加强考试诚信教育,持续强化学风建设
组织学生学习《长安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和《学生手册》,并通过主题班会开展诚信教育、文明安全教育和考风考纪等活动;根据《长安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与帮扶办法(试行)》文件,加强学业预警学生的一对一教育与管理,并做好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加强家校育人合力。大力开展“星辰下的石榴红”学业帮扶活动,通过与同班或者同专业学优生、学生干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帮助学业暂时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民族学生和边疆地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进学习方法。
![](/__local/D/33/D9/D70BDE7C62AEF567B48AFAE5060_FB29ADEE_56C4A.png)
考风考纪教育
![](/__local/4/1E/EC/C4D17926D3B47C67C99C6242E48_987661DF_8129F.png)
诚信考试教育
![](/__local/8/BB/70/A08D8573B1B63B19C0ED1139041_9E4E9641_C9A75.png)
开展“地测青咖说”系列活动
![](/__local/D/B6/4E/B8DE08806E2FE2B9E63D2C03610_B6422E33_DAC67.png)
开展朋辈学业帮辅
三、服务:深耕服务育人内涵 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01拓宽帮扶角度,提升资助实效
根据长安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安排,以精准扶贫为目标,整合学院各类资源,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评选制度,合理开展奖、助、贷等各项资助工作,2023年,我院本科生1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94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4支团队或个人入围长大之星答辩,入围数量位于全校第1,最终入选8支团队或个人,数量并列全校第二;研究生1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974人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27名研究生获得优秀研究生称号,19人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助激励作用,及时开展宣讲会、网络推送、宣传展板等,宣传高校国家资助政策、获奖学生优秀事迹,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__local/3/67/93/C20AF5BB66CAA0EA05FE9B9EAD3_16995E1F_9644B.png)
开展本科生家访
![](/__local/7/20/7E/BDC5E9724821CA920A63DF6805A_F088B5A6_D48C3.png)
资助政策宣讲
02以预防、日常教育为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必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增强学生的求助意识。在线上,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继续发掘学生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配合做好新生心理普查,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做好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
![](/__local/C/80/51/E8560FD0D0F43FC2F7470485A56_30F0692A_76F3D.png)
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__local/A/AE/37/18FB71C1B48D7E773CE9E76948A_CBF5800E_D5A90.png)
与心理中心开展研判工作
![](/__local/A/9D/25/71CF2B309882D5E446B3AEDB09B_0C2BD6E4_8092D.png)
“音觅志新,健康心灵”影视剧配音比赛
![](/__local/4/15/22/0231E77A1FBFC9EDE1EEA1FDA23_5E1C34C7_E634C.png)
“居于心谷,且寻虹光”心理微课比赛
![](/__local/0/89/E5/5E2FC62833727A809840B363EA2_5CB3E049_88B9C.png)
举办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03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做好对少数民族同学的关怀
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民族团结教育成为我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重点,组织专职辅导员、内派教师深入到民族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积极培育民族学生典型,86名民族学生在各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截止2023年12月,全院少数民族学生348人,占全院本科生18.61%。
![](/__local/7/E6/E5/4567665E40A20C90BC66B582885_8580414A_7F6C3.png)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会
![](/__local/3/F9/D5/D4D2F4386A8E3DDCE933DF39D14_C977FBC2_CA3A9.png)
举办“中秋下的石榴红”活动
![](/__local/B/64/6F/E3E01FDB6530AA4AF557D2FF421_85FA8DBA_B9326.png)
承办第七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04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提高毕业生信息管理能力和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工作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学院开展就业指导交流会、就业考研动员会、特邀校友和企业专家进行职业生涯座谈与指导、开展“党旗引领·研续梦想”主题党日活动、“中铁二局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措并举扎实就业指导与就业质量提升工作。充分调动科研、校友等多方资源,外引内联,访企拓岗拓展就业渠道和联系整合优化就业资源并举共同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__local/6/3E/08/AEA8E6C23F474EB11B7747DF1A6_9ADD3819_88BCB.png)
赴甘肃、青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__local/8/90/3E/17DCD55A78D55B82E975D687300_82C02BBD_D88BA.png)
赴上海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__local/8/3D/E3/74F8D3C7A4355A9E0DEC7A9E7DE_29C39545_70AC2.png)
召开本科毕业生就业动员暨就业政策解读与签约培训会
![](/__local/B/97/82/6454A32BBE0A73A20F30CD9B2FF_324B9DB5_B81D0.png)
开展研究生就业促进会
![](/__local/C/77/F4/1FCC8BA6E9EADBB6F42414BBDC8_BA0F948C_FA1D3.png)
积极开展用人单位招聘宣讲
四、发展:激扬青春奋斗旋律 展现新时代地测人使命与担当
01扎实推进新生教育工程,保证教育效果
结合《长安大学2023—2024学年新生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入学与适应教育、素质与养成教育、专业与职业教育、学风与学务教育、奖励与资助教育、成长与发展教育”六大模板。
完成2023级本科生报到注册手续,邀请各学科带头人、各系主任、骨干教师为学生做专业介绍;组织《学生手册》考试、学习方法指导会;开展“学籍管理政策解读培训会”,帮助明晰课程学分体系认知、了解教务学籍管理规定;开展“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宣讲,厘清学业生涯重要任务,提升学业专业认知;开展学分考风主题年级教育会,警示有关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拒绝违纪作弊。辅导员发挥网络思政作用,利用个人公众号累计推文十余篇,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帮助新生“入好门、学好业、走好路、成好才”。
![](/__local/D/C1/B7/D96FA44BD85D3FFC30BD95218E6_D52F9974_70130.png)
新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__local/9/E8/5E/D36D9C1C6C0FAE93863FFE16497_95F5644D_A1B3F.png)
大河书坊之“书记面对面”学业生涯规划主题座谈会
![](/__local/0/30/DE/10DEF3D31FC43549843A4A0986D_612512B6_1DB11.png)
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
![](/__local/D/74/47/C710456950EA7801E4E2737C2F6_455C514F_BD48C.png)
榜样的力量宣讲会
![](/__local/1/28/44/5C4A5DB0AFCE99D4A0CE2343522_77967D19_BA947.png)
“地”道乐谈讲座
02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创新性开展共青团工作
学院团委始终坚持“把握大局、服务学生”的宗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以“精细化、人文化、个性化”为工作导向,以校团委号召的“四节三进”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承办每年度全国青少年“北斗杯”科技创新大赛长安大学选拔赛、创业先锋挑战赛,迎新晚会等学院特色活动。2023年“北斗杯”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第一赛道本科组全国唯一)、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2项。在“北斗杯”陕西(含山西)赛区选拔赛中获奖83项,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和省级优秀奖多项。
![](/__local/7/A0/F0/53D7FAD34C6AC9C22C0F5DD3609_BBE45893_961A2.png)
“砥砺新时代,逐梦向未来”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
![](/__local/7/0B/6C/EBF96A197156D86DBCFB3B28200_C55969CF_A90D1.png)
“北斗杯”斩获多项荣誉
![](/__local/B/5A/51/F19F26196B8FE9D21989A5E1F1A_F2F27AF3_B10F8.png)
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__local/0/92/A7/1C555CF21EFEDBD76E62474373C_1F6DA92A_B8FA2.png)
荣获长安大学足球联赛(渭水杯)第一名
![](/__local/7/28/CC/B78FF466631C707BE59544A9DAB_60BAC4C0_2866B.png)
地测学院研究生“迎新杯”篮球赛
发挥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学生骨干培养,2022-2023学年我院获得长安大学 2022-2023 学年五四红旗团委、2022 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在长安大学共青团荣誉评选中,获得各类荣誉318项,获得长安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5个、活力团支部8个、优秀主题团日活动9个;2人获得长安大学共青团标兵、91人获得优秀团干部、181人获得优秀团员、4人获得魅力团支书、21人获得优秀志愿者、7人获得网络新媒体宣传优秀个人、4人获得校园文化活动优秀个人、4人获得创新创业实践优秀个人、2人获得校园运动达人。
![](/__local/9/7A/12/0E3822E5CE1F4CD30008F8CC1EA_64F17887_13FE1.png)
荣获“五四红旗团委”
![](/__local/D/1D/98/0B958A8B57E7A40816C3DE03608_098BB956_19AE7.png)
重温入团誓词
![](/__local/E/5A/B0/2261A9AD6DAC2FE09985AA3EA0A_FFAEAC28_6146A.png)
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学习
03多举措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服务能力
推动本科生学术创新培养计划的开展,结合挑战杯、北斗杯、互联网+等赛事,邀请专家、获奖学子开设专题讲座,以点带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022-2023学年,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北斗杯等科技类竞赛中获校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其中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1项,获得长安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6项。在长安大学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__local/3/72/B4/901B1A22BABFE96102C94797D2E_38A73F0E_C7829.png)
学生在各类学术科技竞赛获奖颇丰
![](/__local/4/0C/04/381F64E6D6D6E764E868165AF1B_A09176B4_83B83.png)
硕士生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立项12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社会实践活动获团中央专项5项,社会实践参与人数551人,活动成效显著,形成了社会实践成果报告或论文17篇,社会实践共被报道346篇,其中国家级媒体218篇,省级媒体报道50篇,市级媒体6篇,中青网报道24篇,宣传报道广泛深入,活动得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社会影响;新建社会实践基地2个,共建社会实践基地8个,并能够以此为依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产生一定影响。其中,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实践队荣获2023年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省级标兵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荣誉称号。
![](/__local/F/9D/0B/AF30357ED64B0370CC26481CDA1_319F883F_BB2E4.png)
“黄河科考、强国有我”实践队赴黄河流域科考
![](/__local/C/64/18/9006A9339E39141B081B539C4A8_7DC45AFD_DA52B.png)
实践团队荣获全国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称号
![](/__local/6/E0/AC/1D972CD07C3A531AE065E1D31C7_CE3C757D_7ED28.png)
黄河科考受央视报道
![](/__local/F/4C/FB/184945467E645D44BCCFE0D0201_574A2E55_58F93.png)
实践活动受团省委表彰
此外,2022-2023学年,1位教师受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年科技奖,3位教师成功申报2023年秦岭生态科学考察行动选题。
![](/__local/4/33/23/04CECFF98BEA11B390B38D568D9_67654749_DEF92.png)
开拓社会实践基地
![](/__local/E/30/11/20868189605BE1DE26434F58A88_E4936C29_8E35F.png)
教师获得团省委表彰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学生工作积极进取,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做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下一年,我院将围绕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育优良学风考风和提高资助精准化水平等方面,稳中求进,稳中求优,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供图供稿:地测学院 审核:杨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