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宽乡村学生视野,以青春之我推广普通话,消除语言隔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安大学赴贵州凯里“推普教育赋能·携手筑梦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0日深入凯棠镇南江村展开普通话普及程度调研,并在南江小学开展“讲好普通话”特色课程。
7月20日上午,为助力普通话更深入地走进课堂,实践队员开展“讲好普通话”特色课程,旨在面向低年级学生端正其普通话学习态度,纠正关键字词、重点字词发音。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认真。授课教师精神饱满,以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为例向学生依次列举了常见错误读音等现象,力求为孩子们打好基础并耐心予以纠正。随后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易错字词和绕口令,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__local/4/9B/30/7B0B76F39C6383DB016553F389C_ED6CE1F2_C4A0E.png)
实践队员向学生讲述易读错的字词
![](/__local/3/BB/66/78D8DC8F569FA537685C761B4E8_C35D9ACB_7B194.png)
学生跟随老师读绕口令
20日下午,实践队员采用线上+线下,电子、纸质双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村寨开展普通话普及程度调研暨推广普通话活动。实践队员分为若干个小组,挨家挨户展开调研,主动为文化程度薄弱的村民口述问卷题目,扎实客观做好记录。对于有儿童的家庭,实践队员呼吁提倡家长多与子女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对于空巢老人家庭,实践队员更是和老人坐下细细谈心,陪伴老人。一路上进展顺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
![](/__local/A/1E/3C/4433A0A826134DC82BC3DDA8739_9BBADC02_602AC.png)
![](/__local/9/92/A2/0ADCC8D13E102D3FE1957886F83_521000CE_48752.png)
![](/__local/E/E9/5F/98235B29561195D8DB37371A0C0_9D7E6843_644A6.png)
![](/__local/3/D8/90/618179ABF9E99377998053CB068_CA9CB3D2_4E26E.png)
实践队员在南江村村民家中开展普通话普及程度调研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一位抗战老兵,他叫顾光荣,曾参与过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为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成员与这位老兵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请教了他对普通话推广的看法和意见。
![](/__local/E/1D/F0/A1BED573282B5FE06CDDE79F852_08DA8116_89A8C.png)
实践队员走访抗战老兵
老人表示,在他年轻时期,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普及。当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方言和口音,语言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抗战时期的战友们为了更好地沟通协作,纷纷学习和应用普通话,以便更好地配合作战行动。实践成员听了老人的讲述,深刻感受到普通话推广对于国家统一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他们向老兵表达了敬意,并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推广普通话,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语言交流的便利。
![](/__local/3/F3/A5/41DFD7159A714A24B9579F3677A_8A537333_6A735.png)
实践队员与抗战老兵展开深入交流
讲好普通话,民族共奋进。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正是亟不可待的。推广普通话不仅仅是一项语言工作,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消除语言障碍,实现跨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将为实现民族繁荣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
(供图供稿: 廖能 贾瀚翔 王金坤 纪奎臣 审核:苗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