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汇聚智慧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西安召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1 阅读量:

20249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2024918日,由长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承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简称:黄河论坛)在西安市曲江惠宾苑宾馆召开。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领导莅临指导。安芷生、汤中立、张国伟、王浩、彭苏萍、周卫健、傅伯杰、倪晋仁、彭建兵、黄建平共10位两院院士、7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0余位国家级人才等相关领域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长安大学沙爱民校长、中国科学院安芷生院士和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水北调办朱昱主任分别在论坛开幕式致辞,欢迎并感谢各位院士、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到来,寄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参会院士合影

(左起:彭建兵、黄建平、傅伯杰、安芷生、汤中立、张国伟、周卫健、倪晋仁、彭苏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大地上一条奔腾不息、生机勃勃的大动脉。本次黄河论坛汇聚学界与业界智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和谐黄河、生态黄河、文化黄河、绿色黄河、气候黄河、宜居黄河,针对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演化、生态屏障结构与功能、水资源与水环境、灾害与黄河安澜、水沙变化规律与调控、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高质量发展与人地协调、黄河文化与华夏文明等主题,邀请了6位院士报告和14位专家报告,简要信息如下:

l 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的报告黄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机理与模型:傅伯杰院士围绕和谐黄河主题,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指出人地矛盾是阻碍黄河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因素,分享了黄河流域人水关系演变与耦合机理、水-粮食-能源关联机制与协同优化以及人地系统耦合模型开发与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l 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的报告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战略思考彭苏萍院士围绕生态黄河主题,分析了黄河流域煤矿区域背景、战略意义以及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指出煤炭开发对水和生态的影响规律是生态保护研究的基础、煤炭地下开采与地表生态系统协同保护是生态安全关键,分享了煤炭地下开采区地表生态立体修复系列关键技术成果。

傅伯杰 院士

彭苏萍 院士

l 中国科学院倪晋仁院士的报告黄河的可持续性思考倪晋仁院士围绕文化黄河主题,分析了黄河之的历史与现状,指出细水长流是黄河水系根据自己的格局与家底所选择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道路,分享了黄河细水长流河之性也、国之运也、谈何易也、势已危也的思考,强调顺应细水长流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l 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的报告新时期黄河流域治水问题与应对方略王浩院士围绕绿色黄河主题,分析了黄河水资源衰减规律与原因、河道水沙关系及其演变和洪涝灾害防治问题,分享了黄河上中游上控、中分、下排和下游上拦、中滞、下排、外分的防洪策略,畅想了新时期五大治黄方略:生态优先、以水为脉、综合防御、协同管控、流域与区域统筹平衡。

倪晋仁 院士

王浩 院士

l 中国科学院黄建平院士的报告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与极端事件:黄建平院士围绕气候黄河主题,分析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极端气候与灾害事件、海洋活动和陆地过程对黄河流域气候影响、青藏高原大地形对黄河流域气候影响、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影响以及黄河流域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出黄河流域降水研究是黄河安澜的重要科学保障。

l 中国科学院彭建兵院士的报告宜居黄河科学计划四年进展彭建兵院士围绕宜居黄河主题,介绍了长安大学实施宜居黄河科学计划的初衷,以及成立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的愿景,分享了计划实施四年来研究团队在黄河形成演化、三水循环与五水响应、六体共演与生态屏障、上游巨型滑坡、中游水土灾害、人--地协调、秦岭生态地质环境、数字黄河八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黄建平 院士

彭建兵 院士

l 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的报告黄河形成演化潘保田教授从黄河形成前的夷平面及其年代、主要河段形成年代、形成演化过程和物源示踪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黄河的形成演化。

l 西安科技大学毕银丽教授的报告西部煤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示范模式毕银丽教授介绍了西部煤矿区生态修复的系列关键创新技术,并展示了相关技术在重大工程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效果。

潘保田 教授

毕银丽 教授

l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的报告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王艳芬教授介绍了团队开发的流域产汇流-生态系统动态植被耦合模型,分析了黄河上游草地变化、中游生态工程和流域整体的生态水文效应。

l 清华大学杨大文教授的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能源转型的水沙碳效应杨大文教授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能源转型的水沙碳效应,提出从化石能源向水风光清洁能源转型是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艳芬 教授

杨大文 教授

l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究员的报告聚焦半干旱绿色发展带 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孙有斌研究员分析了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生态屏障建设的突破口,并从多角度阐述了半干旱绿色发展带的内涵。

l 长安大学范文教授的报告黄土边坡微--宏观多尺度灾变理论及工程应用范文教授介绍了环境影响下黄土灾变力学的微--宏观多尺度研究的学术框架,并展示了其团队多年来在黄土边坡灾害机制和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孙有斌 研究员

范文 教授

l 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教授的报告黄土高原淤地坝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李占斌教授介绍了淤地坝发展历史及其水沙调控作用机理,分析了淤地坝洪灾风险与对策以及淤地坝利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

l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恒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水电开发协同发展的探索周恒高级工程师介绍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水电开发的现状与形势,探讨了生态保护与水电开发协同发展的路径。

李占斌 教授

周恒 高级工程师

l 长安大学钱会教授的报告黄河五水及其功能效应钱会教授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概况及其五水(河水、降水、地下水、湖泊和水库)的本底,分析了黄河五水的功能与效应。

l 中国海洋大学贾永刚教授的报告黄河口沉积物动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贾永刚教授介绍了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地质环境背景及其沉积物动力学特性,并展示了黄河口典型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技术及应用效果。

钱会 教授

贾永刚 教授

l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穆兴民研究员的报告筑牢水土保持基础,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穆兴民研究员从经济、历史和文化角度介绍了黄河的重要性,分析了黄河水沙不协调的三大症结,总结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成效。

l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凤君研究员的报告深化谋篇布局,深度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金凤君研究员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形势、新思路和方案设想,总结了黄河战略实施五年来的进展与下一步行动建议。

穆兴民 研究员

金凤君 研究员

l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江恩慧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黄河流域可持续运行的理论与方法江恩慧高级工程师阐述了黄河流域可持续运行的战略需求,介绍了流域系统科学理论框架与方法,并展示了相关实践探索的成果。

l 黄河水利研究院李军华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黄河下游洪水防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李军华高级工程师介绍了黄河下游洪水与灾害的基本情况、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洪水防御面临挑战与对策。

江恩慧 高级工程师

李军华 高级工程师

本次黄河论坛的报告探索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举措,唱响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合唱。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在闭幕式上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报告十分精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目前,围绕黄河流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需要吸引更多年轻科技力量参与这项重大战略的研究。




审核:欧阳韬、申艳军    供图供稿:黄达、穆青翼


上一条:我校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在西安举行 下一条:地测学院黄观文教授项目荣获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